概述
营养不良是指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不足,或者比例失衡,不能满足正常生命活动的需求,可对人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机体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病因
营养不良是一种可独立发生的疾病,但也常常并发于一种或多种临床疾病,主要是由于摄入的营养素不足或比例失衡、或者消耗功能障碍引起。年老体弱,多重共病是其高危因素。
1、干瘦型营养不良:基本病因是由于母乳不足、辅食添加不当、患儿挑食偏食等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该型多见于早产儿,成年人多是由于贫困而摄食不足所致。
2、恶性营养不良: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蛋白质不能满足人体正常需求。婴幼儿主要是母乳不足,或添加的辅食中缺乏蛋白质所致。成人常见于长期食用植物,缺乏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的摄入。老年人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影响进食,或突发严重创伤导致恶性营养不良。
3、继发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足:主要继发于其他疾病而产生,如吞咽困难、胃肠梗阻、厌食等疾病导致食物摄入不足;慢性腹泻、慢性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营养素吸收障碍;发热、甲亢等疾病耗能过多,而体质娇弱的儿童、老年人、孕妇或者长期患病者机体能量少,不能满足身体需要。
增加患病的因素
感染、吞咽困难、胃肠梗阻
症状
典型症状
1、干瘦型营养不良:患者体重减轻,其皮下脂肪减少,明显消瘦。儿童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较正常儿童明显降低,身材矮小。皮下脂肪减少,患者面颊凹陷,皮肤松弛、起皱,毛发干细发黄。患儿哭声低弱、乏力,反应迟钝,精神萎靡,体温和血压略有下降,腹部凹陷。患者可出现饥饿泻,表现为排出多次、少量暗绿色粘液。反复呕吐腹泻可导致脱水和酸中毒。患者免疫力降低,容易合并各种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多见。
2、恶性营养不良:患者特征性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初期仅下肢踝部出现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躯干部水肿和面部水肿,甚至腹水。患者消瘦、肌肉萎缩、肌张力减低、四肢冰冷、表情淡漠、神情呆板、腹部膨大;患者毛发枯黄、易折断、稀疏脱落且趾、指甲生长缓慢。食欲减退,容易发生反复性腹泻、呕吐,可伴随脂肪不耐受。心率减慢、血压偏低,恶性营养不良能严重危害婴幼儿的脑组织。
3、继发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足:患者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儿童可见体格生长落后。表现出乏力、精神不振、呆板迟钝、皮肤干枯、弹性减弱等。特征性表现是水肿,多合并其他系统营养不良的表现。
其他症状
恶性营养不良患者,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出现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等症状。其他营养素缺乏时,如维生素A缺乏,患者出现眼角膜干燥、软化、穿孔,维生素B缺乏,患者容易出现口角炎。严重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消瘦、舌炎、腹泻;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伴有贫血症状。
并发症
1、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等电解质紊乱;
2、也可伴发其他营养素缺乏症,如患者维生素A缺乏症,表现为眼角膜穿孔;患者维生素B族缺乏症,引起口角炎;
3、营养不良患儿生长发育迟滞,且伴发营养性贫血;
4、免疫力低下患者,伴发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寄生虫感染。
就医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当患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90%以下,或者身体质量指数(BMI)<18.5kg/m2,需要就医。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糖和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量,转铁蛋白较白蛋白:评估营养状况
2、综合测定
通过营养评估,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其严重程度已经明确,临床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营养不良的类型及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了解患者代谢水平、器官功能,需要对患者做进一步综合测定。包括病史采集、膳食调查、健康状况自我评分、生活质量评估、心理调查、体格检查、体能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
治疗
治疗原则
营养不良的治疗,主要以平衡膳食、补充缺乏的营养素为主。其中,继发性的营养不良,还应该对原发疾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一般治疗
1、干瘦型营养不良:患者应提高能量供应。
2、恶性营养不良:患者可以调整饮食结构,补充优质蛋白和能量,纠正患者水和电解质紊乱。
3、继发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足:患者应补液及电解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药物治疗
葡萄糖,长链脂肪乳剂,中长链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包括:钾、钙、钠、镁等)等。此外,还可添加消化酶、益生菌等消化类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只适用于继发于某些外科疾病的营养不良,如癌症患者引起的营养不良,可能需要进行肿瘤切除术;上消化道梗阻不能进食者,可能需要行胃、肠造口手术等等。
中医治疗
中医予以中草药煎剂辩证治疗,可结合中医特色疗法如穴位敷贴、中药封包、推拿等方法综合治疗。
治疗后的效果
一般来说,营养不良通过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总体上,干瘦型营养不良的预后好于恶性营养不良,继发性营养不良主要依赖于原发病是否得到有效治疗。部分儿童期营养不良可能会引起发育迟滞、甚至发育缺陷等情况。
生活护理
1、家长应用科学合理喂养婴幼儿,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
2、患者饮食量应由少到多,由细到粗,逐渐加量。
3、对于容易腹泻的患者,平时宜食用易消化食物。
4、患者应加强运动,合理作息,按时预防接种。
5、应保持生活环境卫生,预防感染发生。
预防
1、应加强宣传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国家层面也应积极改善经济落后地区人群的饮食状况。
2、提倡合理膳食,科学喂养,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患者。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疾病晚期出现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