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囊肿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就诊科室
  • 检查
  • 治疗
  • 生活护理
  • 预防

概述

舌下囊肿是发生在舌下腺的黏液囊肿,多为腺体导管远端堵塞或腺体破损所形成的囊肿。舌下囊肿似蛤蟆气囊,俗称蛤蟆肿。囊肿位于口底一侧黏膜下,呈淡蓝色肿物,囊壁薄,质地柔软。较大舌下囊肿可穿入下颌舌骨肌进入颏下区,也可波及对侧口底。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手术切除囊肿及舌下腺可根治。


病因

舌下腺导管多而细小,直接开口于口腔底部的黏膜,当腺体或导管发生损伤破裂时,舌下腺的黏液就会溢入周围组织,形成外渗性黏液囊肿。少部分患者是由于舌下腺导管发生堵塞,导致分泌液蓄积其中,形成潴留性黏液囊肿。


症状

典型症状

口底一侧黏膜下淡蓝色肿物,囊壁薄,质地柔软。一般不痛,如果肿胀较严重,则有胀痛感,并因舌体运动受影响,而妨碍说话和饮食。

1.单纯型:占绝大多数。囊肿位于舌头下面,外观为浅蓝紫色,柔软,可以感到囊肿内的液体随口腔的运动而发生波动。若囊肿受创破裂后,可流岀黏稠而澄清的液体,囊肿可暂时消退。几天以后,当创口愈合,囊肿又会恢复原来的体积。

2.口外型:口腔底部的囊肿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下颌部的肿块;肿块内含液体,柔软而饱满,用力按压无法缩小;与周围皮肤无粘连;

3.哑铃型:单纯型和口外型的混合类型;舌头下面和下颌部位同时有肿块出现

其他症状

较大舌下囊肿可穿人下颌舌骨肌进入颏下区,也可波及对侧口底。

并发症

舌下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口底部肿胀疼痛,影响进食,是常见的舌下囊肿的并发症。也可并发舌下神经损伤。


就医

什么情况应立即就医

什么情况需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发现口腔部位出现不明肿块,应该及早去医院确诊。


就诊科室

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


检查

1. 口腔科检查可见口底一侧黏膜下淡蓝色肿物,囊壁薄,质软,瘤体局限性增大,界清,推之可动。

2. 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3. 发生于下颌下区、颏下区的囊肿,有时需结合超声、囊肿穿刺等检查来确定诊断。

4. 若合并感染,通过分泌物检查可找到病原体,若为细菌感染,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治疗

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一般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可治愈。 

一般治疗

适当采取对症治疗,如营养支持、补液、止痛、引流、抗感染治疗等。

药物治疗

穿刺抽吸、腔内药物注射:适用于年龄过小或囊肿体积较小的患者。常用药物2%碘酊、10%高渗盐水、无水乙醇(儿童禁用)、5%鱼肝油酸钠、四环素溶血性链球菌制剂OK432;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副作用较明显,治疗后的复发风险较高。部分患者需要多次给药治疗,并且有可能最终仍然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

1. 囊肿及舌下腺切除术:医生一般会采取的手术方案,可选用CO2激光及Nd:YAG激光。治疗的关键在于完整切除舌下腺、彻底处理囊壁。

a) 手术的复杂性视囊肿大小各异,1cm直径以下,在局部麻醉后,用激光刀切开最薄弱处囊壁,排尽腔内物后再用激光照射内壁。如腔径较大,直接缝合1~2针。

b) 在排出腔内物照射囊壁时要彻底、均匀,但无黑色炭化组织,照射至内壁组织凝固而无再分泌功能即止。

c) 较大的囊肿直径>2cm以上影响患者伸舌运动及搅拌食物等功能,必须在切除囊肿的同时做好口底整形,即恢复舌的正常位置功能。

d) 由于舌下囊肿常见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可见伴有炎性反应存在,因而在手术后不论囊肿大小都应给予抗生素治疗2周。

e) 已扩展到颌下区者,应在完全摘除舌下腺后,将残留囊液抽尽,口外加压包扎10日左右即可治愈。

2. 单纯囊肿切除术:临床较容易出现复发,目前医生很少选择该手术;

3. 袋形缝合术:适用于身体条件不适合手术或年龄过小的患者,缺点是容易复发;可在身体条件允许后,或婴儿长至4-7岁后再行舌下腺切除术

中医治疗

清热解毒,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1、 内治:

①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宜疏肝解郁,养血泻火,可用丹栀逍遥散加香附、乌药。方中以当归、白芍、白术、甘草养血健脾,香附、乌药、柴胡、薄荷、生姜疏肝解郁,丹皮、栀子清肝火。亦可选用活血祛瘀养血药物,如丹皮、川芎、桃仁、泽兰,刘寄奴、五灵脂、熟地、首乌、枸杞子、黄精、桑椹子、穿山甲、水蛭等,但宜配合行气药同用,如青皮、香附、郁金、木香。若气血痰浊互结,宜加入法半夏、制南星、陈皮、瓜蒌实等。

② 肺经受热,痰湿凝滞:宜清热润燥,疏肺散结,可选用益气清金汤。方中以贝母、陈皮、桔梗宣肺祛痰散结,薄荷、紫苏、牛蒡子疏解风邪,栀子、黄芩清肺燥,人参、茯苓、甘草补益肺气。若兼脾虚,可选用消瘤丸。若痰涎增多,加法半夏、瓜蒌仁、葶苈子等。

③ 脾失健运,湿浊流注:宜健脾燥湿,化痰散结,兼以清热,可选用加味二陈汤加党参。方中党参、茯苓、甘草健脾化湿,法半夏、陈皮行气化痰,消除凝聚之湿浊,薄荷清散,黄连、黄芩清热解毒。全方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除肿瘤的作用。若胃纳差,宜配神曲、麦芽、谷芽等;如火热偏盛,痰色呈淡红,宜加龙胆草、栀子、车前子、木通等以清利火热湿邪。

2、 外治:

①可用麝香散或碧玉散涂,或吹于肿瘤上,以促进肿瘤的消散。

②刺破排出粘液,再用冰硼散搽之

其他治疗

1. 对体弱年幼不宜手术或注射药物者,可用不锈钢丝穿过粘膜及囊壁作小环并固定,以达到引流及减轻症状。

2. 不耐手术者,可将囊液抽出后再注入碘酊纤维化。 

治疗后的效果

舌下囊肿一般可通过囊肿及舌下腺切除术实现治愈。


生活护理

由于舌下囊肿是良性病变,因此患者无需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注意不要反复刺激或咬破囊肿,不要进食过硬食物。


预防

1.注意安全,防止额面部损伤。

2.在牙科治疗时,例如拔牙等,一定注意防止继发感染等情况,防止出现腮腺类疾病。

3.注意饮食,避免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减少溃疡、口腔炎症的发生。


推荐医生
张雷
张雷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口腔颌面及头颈部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唾液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颌面部疾病微创治疗。

个人简介:张雷  

张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导师,博士。1997年毕业于原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同年保送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生,导师为俞光岩教授。200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工作至今。2007年9月赴日本大阪齿科大学研修。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口腔颌面及头颈部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唾液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颌面部疾病微创治疗。先后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及北京大学课题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编译专著10部,参加3本口腔颌面外科教科书的编写工作。2007年起担任涎腺疾病学组秘书、2009年起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2012年起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肿瘤学组秘书。现为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成员、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颅底外科协作组成员、秘书长、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组成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