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肛门癌多发生在肛管或肛缘皮肤上,多为鳞状上皮癌,也有少数为基底细胞癌。生长在齿线的是肛管癌;生长在齿线下方是肛门周围癌或肛门缘癌。常因肛瘘、痔手术瘢痕、湿疣等长期慢性刺激损伤引起。
病因
肛门周围癌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肛瘘、化脓性汗腺炎、肛门尖锐湿疣,肛门白斑等视为癌前期病变。
2、慢性长期刺激引起细胞退行性变化,失去正常再分化能力以致癌变。
3、肛瘘、痔手术瘢痕、湿疣等长期慢性刺激损伤引起。
症状
典型症状
鳞状细胞癌,常见症状为局部皮肤出血、瘙痒、压痛、溃疡等。
基底细胞癌,表现为蜡样、半透明状结节,有高起卷曲的边缘。中央开始破溃,结黑色坏死性痂。
恶性黑色素瘤,表现为出血、瘙痒、压痛、溃疡。
其他症状
肛门周围癌的早期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肛门部位不适和瘙痒,肛门边缘有小型肿块生长,疼痛、出血等。常被误诊为良性疾病。
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接近晚期。此时疼痛加剧,有转移时,可摸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肛门外可见菜花样肿物。有边缘不整齐的坚硬肿块或凹陷溃疡。
并发症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触及腹股沟部位肿大、突起、疼痛。这也是晚期癌细胞转移的表现之一。
病变也可向盆腔淋巴结转:主要发生在肛门周围癌晚期,总之,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以免久病后肛门周围癌转移,转移方式包括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及血行转移
就医
什么情况应立即就医
一经确诊且是晚期症状,应立即就医。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常有肛门部位不适和瘙痒。
2、肛门边缘有小型肿块生长、局部有触痛。
检查
1、体格检查:
肛门外可见菜花样肿物。
指诊可触及边缘不整齐的坚硬肿块或凹陷溃疡。
有转移时可触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或局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提示肛门周围癌。
3、影像学检查
肝脏超声、肺部X线检查可排除远处转移。肛管内超声、MRI有助于患者的术前分期,指导治疗方案和预后。
治疗
治疗原则
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疗法、化学疗法等。
一般治疗
1、树立患者抗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提升免疫力。
药物治疗
该病以手术、放射、化学疗法为主。暂无有效药物对抗癌细胞,可开一些洗剂类药,保持患处清洁。
手术治疗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首选肿瘤切除或减瘤手术,手术治疗方法根据肿瘤部位、括约肌有无侵犯及腹股沟有无淋巴结转移而定。
手术局部切除:齿线下肛周癌未超过肛周1/3又未侵犯括约肌多可行广泛性局部切除。如肿瘤直径小于2cm活动度好,低度恶化者,因肛周癌很少向直肠旁及肠系膜下血管旁淋巴结转移,至少要环形切除肿瘤边缘外2.5cm皮肤,必要时切除一部分肌肉,皮肤不能缝合应行植皮术。代谢手术。
中医治疗
暂无临床证据显示中药可控制肛门周围癌病情的发展。中药的长期效果及安全性有待研究。
其他治疗
放射疗法: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及癌肿的局部情况,可使用X线体外放疗,镭放疗,电子加速器放疗等,术前应用放疗可提高切除率,术后应用放疗可减少复发。
化学疗法:争光霉素对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均有疗效。常与手术、放射疗法结合使用。
治疗后的效果
肛门周围癌的预后效果与有无腹股沟转移有很大关系,发生转移的患者预后不佳。且晚期转移会影响生存期。
生活护理
1、情绪护理:调节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积极治疗。
2、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
3、饮食调节:日常饮食最好多样化,注意营养补充,提升免疫力。
4、加强锻炼:提升机体免疫力。
5、注意患处的清洁,防止感染。
6、家属要做好监督、照顾患者的任务,有特殊情况发生时,积极联系医生。
预防
1、积极治疗肛周疾病,如痔疮等。
2、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作息规律,增强机体抵抗力。
4、注意自身卫生,保持肛门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