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肿瘤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就诊科室
  • 检查
  • 治疗
  • 生活护理
  • 预防

概述

胆管肿瘤指发生于肝内外胆管的肿瘤,有良恶性之分,大部分为恶性肿瘤。包括胆囊和胆管(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段的肝外胆管)肿瘤。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多数胆管系统肿瘤在早期症状较为隐蔽,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


病因

当前,胆管肿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症状

典型症状

胆管良性肿瘤

肝内胆管良性肿瘤可出现腹痛、腹部包块,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即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发生于肝外胆管系统的良性肿瘤,早期可无明显的症状,后期主要表现为偶有右上腹痛等。

胆管恶性肿瘤即胆管癌

典型症状为胆囊肿大、肝大、双下肢水肿、上消化道出血。晚期患者可出现尿少、无尿、胆道感染,甚至出现休克等表现。

其他症状

部分病人出现转移扩散,蔓延到邻近部位,邻近器官疼痛。

并发症

良性胆管肿瘤的复发和恶化:胆管良性肿瘤的复发率较高,且有一定的几率癌变。

转移扩散:胆管癌生长缓慢,发生远处转移者少见。其扩散方式有局部浸润、淋巴转移以及腹腔种植等。


就医

什么情况应立即就医

出现黄疸,即深色尿、巩膜和皮肤染黄、陶土便及皮肤瘙痒等症状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肝胆不适,黄疸,乏力、右上腹痛等症状


就诊科室

肿瘤科

检查

1、常规体格检查

血压、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项目。

2、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显示血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有胆管肿瘤的可能性。 

血清肿瘤标志物:胆管癌无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3、影像学检查

超声:超声是胆管肿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高分辨率螺旋CT:有助于提供更多有效的诊断信息。

MRI:是诊断胆管癌的最佳方法。能显示胆管肿瘤范围、是否有肝脏转移。

超声内镜:对远端胆管肿瘤所致的胆道梗阻,可选用该检查。

十二指肠镜:对诊断壶腹部的远端胆管癌具有一定价值。

4、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对制定临床治疗计划十分重要。


治疗

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治疗胆管良性肿瘤的首要方法,对于胆管癌,放、化疗效果均不佳。

一般治疗

    1、树立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维持患者营养和水盐电解质平衡。

药物治疗

胆管癌的化疗效果较差,新辅助化疗可能使肿瘤降期,以获得更大的手术切除机会。目前,数种靶向药物已批准用于临床试验,它们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结果证实。

手术治疗

无论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都是治疗胆管肿瘤的首要方法。

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能够耐受,无论是否远处转移,均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争取获得根治性切除。对不能切除者,新辅助化疗方案有可能使肿瘤降期,以增加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对伴有营养不良、胆管炎且需行大范围肝切除的患者,应行术前胆道引流。

对于术前已发现肿瘤无法切除的胆管癌患者,可通过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下放置胆道支架、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内镜下十二指肠支架等姑息治疗方式缓解黄疸、解除十二指肠梗阻。

应根据术中及病理检查的具体情况,确定术后治疗以及随访方案。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对不能手术切除或伴有转移的胆管癌患者,植入胆管支架和外照射放疗的疗效非常有限,但外照射放疗对局限性转移灶及控制病灶出血有一定益处。

治疗后的效果

胆管良性肿瘤的复发率较高,且有一定的几率癌变。胆管癌的恶性程度较高,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手术切除肿瘤是胆管癌治愈的唯一希望。

胆管癌生长缓慢,发生远处转移者少见。其扩散方式有局部浸润、淋巴转移以及腹腔种植等。


生活护理

1、情绪护理:病人术后可能残留各种并发症,病人的心理负担重,易产生恐惧、悲观心理,影响休息和睡眠,家庭成员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

2、饮食调节:病人饮食注意营养平衡,注意输入优质蛋白,避免吃辛辣食品,少量多餐。吞咽困难患者应及时补充营养。

3、生活方式调节:避免剧烈运动、劳累、熬夜等。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凉,预防感染。

4、胆管肿瘤患者术后应注意坚持随访,同时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随访应重点注意肿瘤标记物及腹部增强CT等。


预防

  1、合理饮食,建立健康的饮食结构,日常注意保持情绪平和。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定期体检,积极治疗胆管肿瘤的危险因素,如胆结石、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预防效果。 


推荐医生
郑加生
郑加生主任医师
肝病与肿瘤介入治疗中心

擅长:各种血管和非血管性狭窄及闭塞性疾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个人简介:郑加生  
现任北京佑安医院肿瘤肝胆微创介入中心主任,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肝病介入学组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肿瘤消融学组副组长,北京抗癌协会理事。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介入放射学》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获得首发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参与“十一五”肝癌临床协作组课题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国际合作项目各一项。从事肝病介入工作25年,具有丰富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经验。
郑加生的“在介入性放射学的引导下行经鼻穿刺吸引活检诊断治疗蝶窦垂体区占位性病变”获得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郑加生主编《介入治疗学》光盘由中国科技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华放射学杂志等杂志发表“CT导引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腺瘤”、“CT导引双介入疗法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肝癌射频治疗并发症分析”、“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及CT导引下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肺癌”、“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等20余篇。
由于介入治疗工作成绩突出,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并授予“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称号。199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郑加生主任的双介入疗法治疗肝癌疗效进行了新闻报道,各大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2001年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对郑加生主任开展的急诊介入治疗进行50分钟现场直播报道。已形成应用先进设备、精确导引、综合微创靶向手术治疗肝胆疾病及微创靶点手术切除肿瘤的独特技术,对患者实行全程治疗、跟踪指导的系统工程模式的人性化治疗理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微创靶点手术切除肿瘤的成功率,肝癌患者最长生存期已经达15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