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就诊科室
  • 检查
  • 治疗
  • 生活护理
  • 预防

概述

周围型肺癌是指起自三级支气管以下,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肺癌。以腺癌多见。肺部胀痛、发热、咳嗽和咳血是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症状。近年来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为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主要通过放化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病因

1.吸烟

目前认为吸烟是周围肺癌的最主要的因素,香烟烟雾中,92%为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氰酸及氨等;8%为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统称焦油,内含尼古丁、多环芳香羟、苯并芘及β-萘胺等,已被证实的致癌物质约40余种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会逐渐引起细胞的转化,最终产生癌变。

2.电离辐射

当患者肺部正常细胞由于受到辐射、慢性肺炎等影响,转变成能无限增殖的癌细胞时,就会患上周围肺癌。

3.肺部慢性感染

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患者,支气管上皮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可能化生为鳞状上皮致使癌变,但较为少见。


症状

典型症状

肺部胀痛:是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表现,主要为隐痛或闷痛。

发热:周围型肺癌的发热不同于一般发炎引起的发热,这种发热使用一般的退烧药没有作用,但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能暂时退热。

咳血:咳血是主要症状之一,很多患者因为咳血而就诊。咳嗽时,咳出血或带有血丝。

呼吸困难:感到呼吸费力。

其他症状

出现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空洞、钙化等症状

并发症

霍纳综合征: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病侧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少或无汗等

低钠血症:软弱乏力、恶心呕吐、头痛嗜睡、肌肉痛性痉挛、神经精神症状和可逆性共济失调等

高钙血症:厌食,恶心,呕吐,便秘,乏力,肌肉疲劳,肌张力减低,烦渴,多尿,嗜睡,神志不清,昏迷等。


就医

什么情况应立即就医

1、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出现胸部胀痛、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2、出现咳嗽出血或带血丝时,需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肿瘤科、呼吸内科


检查

1、抽血化验:抽血的目的是检查是否有肺部感染。

2、X 射线检查:本病形成肿块的形状比较复杂,需要通过 X 射线来进一步识别确诊。X 射线是一种简便而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肺部的形态及其功能的改变。

3、多层螺旋 CT 检查:该检查能可以精确地确诊周围型肺癌。有时为了更清楚细致的观察效果,医生可能会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向患者体内注入造影剂,然后让患者站立或仰躺在观测台上,进行观察成像。


治疗

治疗原则

一般使用化放疗及外科治疗等联合疗法。

一般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早期周围型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诊断后尽早考虑手术切除,以微创手术为主。对体质较好,能承受肺叶切除的患者应该行肺叶切除。周围型肺癌的术式与其他类别的肺癌一样,应最大限度地切除癌瘤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

2.放化疗

周围型肺癌多为肺腺癌为主,对化疗敏感性较差。因此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治疗,多作为手术后的辅助疗法,能消灭微小转移灶,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发。但是,局部晚期者同步放化疗还是主要治疗手段

3.分子靶向治疗

对于已经转移的晚期周围型肺癌,明确分子诊断,按不同的靶标改变采取个体化治疗可以明显提供疗效。

药物治疗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可阻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

贝伐珠单抗: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使肿瘤正常化。

依托泊苷:用于抑制癌变细胞的自我修复。

伊立替康:阻止癌变细胞的自我复制与修复,也可用于手术后的辅助化疗。

手术治疗

辅助胸腔手术:借助于微型摄像设备和特殊的手术器械,在只需要很小的切口的情况下,进行肿瘤的观察与切除。此方法创口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治疗肿瘤的方法,治疗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抑制肿瘤,而是从患者的本身出发,控制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痛苦,患者易接受而且无痛苦。而且,中医和西医对肺癌的分类方法不同,中医主要从临床症型出发,将肺癌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等证型,周围型肺癌中肺郁痰瘀型多见,治疗时根据具体症型选择方药,对症辨证治疗更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他治疗

生物基因治疗目前对癌症的生物基因治疗,主要是从肿瘤与血管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论入手,主要采用生物基因技术,用抗血管生成抑制剂阻止血管生长,使毛细血管发生萎缩并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目前国内外效果最好的如:羟基它里宁,它是从华蟾素原料中分离并合成出能够靶向彻底杀死人体内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单体成份。

治疗后的效果

接受正规治疗后,能对癌细胞起到一定的治疗或抑制作用,肺部胀痛、发热、咳嗽和咳血等症状消失,但治愈后仍需要注意日常防护。


生活护理

1、不吸烟或尽早戒烟,并且尽可能远离吸烟人群。避免接触汽车尾气、烟尘等有害物质。

2、需要增加蔬菜、水果、高蛋白等食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如西兰花、西红柿、鸡蛋等。少食或不食油炸食品,如炸鸡等食品。

3、可以多尝试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等等,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小感染肺部疾病的可能。保证每个星期至少进行 3 次体育活动,每次至少 1 个小时。

4、患者家属应多鼓励陪伴患者,日常注意做好情绪调节,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避免到人多拥挤处。


预防

1、不熬夜,按时吃早餐,营养均衡,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2、不吸烟或尽早戒烟,同时避免接触吸烟人群。

3、从事高危患病行业如厨师、核电站工作时,应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比如保持工作环境良好通风情况、戴好口罩、穿防护服等。

4、远离空气严重污染地区,比如工业区或厂区等

5、注意情绪调节,避免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6、慎用、忌用对肺部有损伤的药物。


推荐医生
郝迎旭
郝迎旭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肺癌、胃肠癌、肝胆胰癌、脑瘤、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膀胱癌、妇科肿瘤等肿瘤。

个人简介:郝迎旭  

郝迎旭,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肺癌、胃肠癌、肝胆胰癌、脑瘤、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膀胱癌、妇科肿瘤等肿瘤。现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高干保健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抗癌学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任委员等。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至今一直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97-2000年跟随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张代钊教授进行跟师继承学术经验学习,获两部一局(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师证书。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医疗技术水平,熟练运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手段治疗各种癌瘤。在中医药对放化疗减毒增效、中药扶正培本治则防治肿瘤及中药外用止痛、外敷治疗癌性积液等作了大量临床研究。以中西医两法对晚期肿瘤及并发症的处理疗效显著。曾负责及参加多项国家级、部局级、院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2007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证书。2008年荣获“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称号。

展开